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一般治疗、药物治疗、控制血压、防治并发症、肾脏替代治疗等。
1. 一般治疗: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病情稳定期可适当活动,以增强体质,但要避免劳累。饮食上需遵循低盐、低脂、优质低蛋白原则,减少水钠摄入,减轻肾脏负担,优质低蛋白饮食可降低肾小球高滤过,延缓肾功能恶化。同时要注意休息,避免感染、肾毒性药物等加重肾脏损害的因素,为肾脏恢复创造良好条件。
2. 药物治疗:遵医嘱使用百令胶囊,其可调节免疫,减轻肾脏免疫炎症反应;黄葵胶囊能降低尿蛋白,保护肾脏细胞;金水宝片可改善肾脏微循环,提高肾脏功能。这些药物从不同方面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进行治疗,通过调节免疫、减少蛋白尿等作用,延缓疾病进展。
3. 控制血压: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常伴有高血压,持续高血压会加重肾脏损害。积极控制血压可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、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钾片、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片等,通过降低血压,减少肾脏的压力负荷,保护肾脏血管,延缓肾功能减退。
4. 防治并发症:慢性肾小球肾炎易引发多种并发症,如感染、血栓等。对于感染,应积极控制感染源,合理使用抗生素;对于血栓形成,可根据情况使用抗凝药物。防治并发症能避免因并发症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,维持肾脏功能稳定。
5. 肾脏替代治疗:当慢性肾小球肾炎发展到终末期肾衰竭时,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,包括血液透析、腹膜透析和肾移植。血液透析通过体外循环装置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;腹膜透析利用腹膜的半透膜特性进行物质交换;肾移植则是将健康肾脏植入患者体内,恢复肾脏功能。
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。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,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。严格遵循饮食要求,不随意增减药物剂量,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,以更好地应对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