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米巴痢疾与菌痢在病原体、临床表现、粪便检查、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区别。
1.病原体:阿米巴痢疾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引起;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。
2.临床表现:阿米巴痢疾起病较缓,全身症状轻,多无发热或低热,腹痛、腹泻较轻,每日排便3 - 10次,多为右下腹压痛,粪便呈暗红色果酱样,有腥臭味;菌痢起病急,常有高热、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,腹痛、腹泻明显,每日排便可达10 - 20次甚至更多,多为左下腹压痛,粪便为黏液脓血便。
3.粪便检查:阿米巴痢疾粪便镜检可见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;菌痢粪便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、脓细胞和红细胞,培养可发现痢疾杆菌。
4.治疗方法:阿米巴痢疾主要使用甲硝唑等抗阿米巴药物治疗;菌痢常用喹诺酮类、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治疗。
日常要注意饮食卫生,不吃生冷食物,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。若出现腹痛、腹泻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,明确诊断后严格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,不可自行用药,以免延误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