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跟骨刺与跟腱炎在发病原因、症状表现、疼痛部位、影像学特征、治疗方法上存在不同 。
1. 发病原因:足跟骨刺多因足跟长期负重、磨损,导致局部骨质增生;跟腱炎常因跟腱反复剧烈拉伸,发生劳损,或跟腱部位遭受直接外伤引发炎症。
2. 症状表现:足跟骨刺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,后期行走时疼痛加剧,活动受限;跟腱炎主要症状为跟腱部位疼痛、肿胀,活动时疼痛加重,尤其是在跟腱受力时。
3. 疼痛部位:足跟骨刺疼痛多在足跟底部,按压时疼痛明显;跟腱炎疼痛集中在跟腱附着点处,即足跟后方。
4. 影像学特征:通过X线检查,足跟骨刺可清晰看到足跟部的骨质增生;跟腱炎在超声或磁共振成像检查中,可见跟腱增厚、回声改变等炎症表现。
5. 治疗方法:足跟骨刺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,如使用矫形鞋垫、物理治疗等,严重时需手术;跟腱炎治疗主要是休息、冰敷、使用非甾体抗炎药,必要时进行康复训练。
日常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,选择合适的鞋子,减轻足跟和跟腱压力。运动前充分热身,运动强度循序渐进。若出现足跟或跟腱部位不适,应及时就医,明确诊断后遵医嘱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