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湿疹与慢性湿疹在发病过程、症状表现、皮肤损害、病程长短、治疗方式等方面上存在不同。
1. 发病过程:急性湿疹起病急骤,常突然发作,在短时间内病情即可迅速发展。慢性湿疹多由急性湿疹反复发作、经久不愈转变而来,也有一开始就表现为慢性经过的情况。
2. 症状表现:急性湿疹常伴有剧烈瘙痒,患者难以忍受。慢性湿疹瘙痒程度相对较轻,但瘙痒发作较为持续,时轻时重。
3. 皮肤损害:急性湿疹表现为多形性皮疹,如红斑、丘疹、水疱、糜烂、渗出等,常多种皮疹同时存在。慢性湿疹主要表现为皮肤增厚、粗糙、苔藓样变,皮纹加深,色素沉着或减退。
4. 病程长短:急性湿疹病程较短,若去除诱发因素并给予适当治疗,一般在数周内可痊愈。慢性湿疹病程漫长,常持续数月甚至数年,病情容易反复。
5. 治疗方式:急性湿疹以减轻炎症、控制渗出、缓解瘙痒为主,常使用湿敷、糖皮质激素乳膏等。慢性湿疹以修复皮肤屏障、止痒、防止复发为主,多采用糖皮质激素软膏、保湿剂等。
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湿疹,日常都要注意皮肤护理,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,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。饮食上尽量避免食用辛辣、刺激性食物以及易致敏食物。若湿疹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,应及时就医,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