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鞘膜积液和隐睾在发病原因、临床表现、超声检查特征、治疗方式上存在不同。
1. 发病原因:小儿鞘膜积液主要是鞘状突未闭合,腹腔内液体流入阴囊或精索所致;隐睾则是睾丸在下降过程中,未能正常降至阴囊,停留在腹股沟管或腹腔等部位。
2. 临床表现:鞘膜积液表现为阴囊或精索部位出现囊性肿块,表面光滑,透光试验阳性,一般无明显疼痛;隐睾是阴囊一侧或双侧空虚,可在腹股沟区触及睾丸样肿物,部分患儿可能无明显不适,部分可能有阴囊发育差等表现。
3. 超声检查特征:鞘膜积液超声显示阴囊内或精索部位有液性暗区;隐睾超声可发现阴囊内无睾丸回声,在腹股沟管或腹腔内找到睾丸回声。
4. 治疗方式:鞘膜积液一岁以内有自行吸收可能,可先观察,一岁后未吸收多需手术治疗;隐睾一般建议在6-12月龄进行手术,最晚不超过18月龄,以避免影响睾丸功能。
日常要关注小儿阴囊及腹股沟区情况,定期体检。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,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进行处理,术后做好护理,促进恢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