症状表现、疾病起因、治疗方式、检查结果、疾病预后是鉴别感冒和肺炎的关键要点。
1. 症状表现:感冒症状相对较轻,多有鼻塞、流涕、打喷嚏、咽痛、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,全身症状如发热、乏力等通常较轻微且持续时间短。肺炎症状往往更严重,咳嗽频繁,可伴有咳痰,甚至出现脓性痰、血丝痰,发热多为高热,体温可达 38℃甚至更高,还常伴有呼吸急促、胸痛等下呼吸道及全身症状。
2. 疾病起因:感冒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,如鼻病毒、冠状病毒等,少数由细菌感染导致。肺炎的病因更为复杂,除病毒、细菌外,支原体、衣原体、真菌等病原体也可引发,还可能因理化因素、过敏等非感染因素导致。
3. 治疗方式:感冒一般通过对症治疗,如使用缓解鼻塞、止咳等药物,多数患者一周左右可自愈,无需使用抗生素。肺炎治疗则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针对性药物,如细菌性肺炎需使用抗生素,治疗周期相对较长,一般 7 - 14 天甚至更久。
4. 检查结果:感冒患者血常规可能显示淋巴细胞比例升高,胸部影像学检查多无明显异常。肺炎患者血常规白细胞计数、中性粒细胞比例等可能升高,胸部 X 光或 CT 检查可发现肺部有炎症浸润影等异常表现。
5. 疾病预后:感冒通常预后良好,很少出现并发症。肺炎若治疗不及时或病情严重,可能引发呼吸衰竭、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,影响预后。
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加强锻炼、规律作息、均衡饮食,增强自身免疫力,降低患病风险。若出现不适症状,应及时就医,明确诊断并遵医嘱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