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稠即血液黏稠度增高,会出现多种症状,也有相应的治疗方式。
一、血稠的症状:
1. 晨起头晕:早晨起床后脑袋昏沉,不清醒,一般要到午后才逐渐好转。
2. 视力模糊:血液黏稠导致血液流速减慢,营养物质和氧气不能及时供给到眼部,会出现短暂性视力模糊。
3. 肢体麻木:血液循环不畅,肢体末端得不到充足血液供应,会有麻木感,尤其是在久坐或久站后更为明显。
4. 容易犯困:由于血液黏稠,大脑供血相对不足,精力难以集中,容易产生困倦感,且在饭后这种症状可能加重。
2.血稠的治疗方式:
1. 饮食调整:减少高脂肪、高糖食物摄入,如油炸食品、蛋糕等。增加富含膳食纤维食物,像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物等,可促进肠道蠕动,减少脂肪吸收。
2. 适量运动: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,如散步、慢跑、游泳等,每周坚持一定次数和时长,能加速血液循环,降低血液黏稠度。
3. 补充水分:养成主动喝水习惯,不要等到口渴才喝,尤其是在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适量饮水,有助于稀释血液。
4. 药物治疗:对于因疾病导致血稠且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效果不佳者,遵医嘱使用药物,如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,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小板聚集。
治疗血稠过程中,要定期复查血液指标,了解血液黏稠度变化。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,因为熬夜会影响身体代谢,加重血稠情况。严格按照医生指导用药,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