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儿肠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,主要症状包括消化道症状、全身症状等,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、药物治疗等。
一、新生儿肠炎症状:消化道症状表现为腹泻,大便次数增多,每日可达数次甚至十几次,大便性状改变,可为稀便、水样便、黏液便或脓血便;还会出现呕吐,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,严重时可呈喷射性呕吐。全身症状方面,病情较轻时可能仅有精神稍差、食欲减退;病情较重时可出现发热或体温不升,精神萎靡、嗜睡甚至昏迷,还可能有脱水表现,如皮肤干燥、弹性差,眼窝及前囟凹陷,尿量减少等。
2.新生儿肠炎治疗:一般治疗要求合理喂养,母乳喂养者可继续母乳喂养,但母亲需注意饮食清淡;人工喂养者可适当调整奶量和喂养次数。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,预防和纠正脱水,可根据脱水程度选择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。药物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,若是细菌感染引起,可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;病毒感染一般具有自限性,主要是对症治疗;还可使用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,改善肠道功能,蒙脱石散等保护肠道黏膜。
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医嘱用药,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。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、体温、大便次数及性状、尿量等情况,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。注意做好新生儿的护理,保持臀部清洁干燥,防止红臀等并发症的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