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炎是胃黏膜的炎性病变,有急性和慢性之分,表现多样,治疗方法因类型和病情而异。
一、胃炎的表现:
1. 上腹部不适:常出现隐痛、胀痛或烧灼样痛,疼痛程度不一,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。
2. 消化不良症状:包括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、嗳气、反酸等。进食后症状可能加重,部分患者还会有饱胀感,即使进食少量食物也会觉得胃部胀满。
3. 其他表现:严重时可能出现呕血、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;长期胃炎导致营养吸收不良,可出现乏力、消瘦、贫血等全身性症状。
2.胃炎的治疗:
1. 一般治疗:调整生活方式,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。饮食上,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,戒烟戒酒,养成定时定量进食的习惯,以减轻胃部负担。
2. 药物治疗:
抑制胃酸分泌药物: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、兰索拉唑等和 H₂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、雷尼替丁等,可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,缓解疼痛等症状。
保护胃黏膜药物:如铝碳酸镁、硫糖铝等,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,促进胃黏膜修复。
根除幽门螺杆菌:如果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,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、铋剂和抗生素联合使用的方法进行根除治疗,疗程一般为 10 - 14 天。
促胃肠动力药物:对于有消化不良、腹胀等症状的患者,可使用多潘立酮、莫沙必利等药物,促进胃肠蠕动,改善消化功能。
胃炎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,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。定期复查胃镜,以便及时了解胃部病变情况。保持良好心态,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焦虑,因为情绪因素也会影响胃部的正常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