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,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弥漫性肝损害,其表现多样,治疗方法也因病情而异。
一、肝硬化的表现:
1. 代偿期:症状较轻,缺乏特异性,可能出现乏力、食欲减退、腹胀不适、恶心、轻微腹泻等,肝脏可能轻度肿大,质地偏硬,脾脏也可能轻度肿大。
2. 失代偿期:
肝功能减退表现:如全身症状,有消瘦、乏力、精神不振等;消化系统症状,有食欲明显减退、恶心、呕吐、腹胀、腹泻等;出血倾向和贫血,可出现鼻出血、牙龈出血、皮肤紫癜等;内分泌紊乱,男性可能出现性功能减退、乳房发育,女性可能出现月经失调等;黄疸,皮肤和巩膜发黄。
门静脉高压表现:脾大,可伴有脾功能亢进;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,常见的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、腹壁静脉曲张、痔静脉曲张等;腹水,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,可伴有腹胀、呼吸困难等。
2.肝硬化的治疗:
1. 一般治疗:包括休息,病情严重者需卧床休息;饮食,保证高热量、高蛋白质、维生素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,有肝性脑病倾向时限制蛋白质摄入。
2. 药物治疗:针对病因治疗,如乙肝肝硬化需进行抗病毒治疗;使用保护肝细胞、促进肝细胞再生、改善肝脏微循环等药物。
3. 腹水治疗:限制钠、水摄入,合理使用利尿剂,必要时可输注白蛋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,还可采用腹腔穿刺放腹水等方法。
4. 手术治疗:如门静脉分流术、脾切除术等,适用于门静脉高压症并发症严重的患者。
肝硬化患者应定期复查,严格遵医嘱用药,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避免劳累、熬夜,戒烟戒酒。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,避免食用粗糙、坚硬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,以防引起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