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痘是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、疱疹、痂疹为特征,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一般治疗、对症治疗和抗病毒治疗。
一、水痘症状:
1. 前驱期症状:在出疹前1-2天,可出现发热、头痛、咽痛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等不适,婴幼儿常无前驱期症状。
2. 出疹期症状:发热1-2天后开始出疹,首先见于躯干和头部,继而扩展至面部和四肢。皮疹最初为红色斑疹,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并发展成疱疹,疱疹呈椭圆形,大小不一,疱壁薄易破,周围有红晕,疱液先透明后变混浊,常伴有瘙痒。1-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、结痂,红晕消退,1周左右痂皮脱落愈合,一般不留瘢痕。水痘皮疹是分批出现的,在同一部位可见斑疹、丘疹、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。
2.水痘治疗方式:
1. 一般治疗:应隔离至全部疱疹干燥结痂为止,注意休息,给予易消化、营养丰富的食物,多喝水,保持皮肤清洁,避免搔抓疱疹处以免导致继发感染。
2. 对症治疗:皮肤瘙痒者可局部应用炉甘石洗剂止痒;若疱疹破裂,可涂以1%甲紫预防感染;发热时,体温不超过38.5℃可采取物理降温,超过38.5℃可给予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,避免使用阿司匹林,以免增加瑞氏综合征的风险。
3. 抗病毒治疗:早期使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可减轻症状、缩短病程,一般应在出疹后24小时内开始用药。
患病期间要严格遵医嘱用药,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。若出现高热不退、精神萎靡、头痛、呕吐等异常情况,应及时就医。同时,患者使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,防止传染他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