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位肠梗阻常见临床表现有腹痛、呕吐、腹胀、停止排气排便等。
1. 腹痛:多为阵发性绞痛,疼痛发作较为频繁。这是由于梗阻部位以上的肠管强烈蠕动试图克服梗阻,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和舒张交替进行,从而引发绞痛。疼痛部位多在脐周,发作时患者常辗转不安,难以忍受。
2. 呕吐:出现较早且频繁。早期呕吐物为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,随着病情进展,呕吐物可含有胆汁。因为梗阻导致肠腔内压力升高,肠内容物反流至胃内,通过呕吐排出体外。频繁呕吐易导致患者脱水、电解质紊乱。
3. 腹胀:相对低位肠梗阻,腹胀程度较轻。主要是由于梗阻部位较高,梗阻上方肠管积气积液相对较少,对腹部整体膨胀的影响较小。但仍可出现上腹部饱满、膨隆等表现。
4. 停止排气排便:早期可能仍有少量排气排便,之后随着梗阻加重,肠道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,排气排便会完全停止。这是判断肠梗阻严重程度及病情进展的重要指标之一。
日常生活中,若出现上述症状,应及时就医。一旦确诊为高位肠梗阻,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治疗,可能包括禁食、胃肠减压、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。治疗期间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,积极配合医生,争取早日康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