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折的四个临床表现为疼痛、肿胀、畸形、异常活动等。
1.疼痛:骨折发生后,受伤部位会立即出现较为剧烈的疼痛,因为骨折断端刺激周围的神经末梢,引发疼痛感觉。在移动肢体或触碰骨折部位时,疼痛会明显加剧,患者往往难以忍受,这种疼痛会持续存在,直到骨折部位开始愈合。
2.肿胀:骨折处周围的组织会迅速出现肿胀现象。这是由于骨折导致局部血管破裂出血,血液积聚在组织间隙,同时局部炎症反应也会使液体渗出增加,进而引起肿胀。肿胀程度会在受伤后的数小时至数天内逐渐加重,之后随着身体的吸收和恢复,肿胀才会慢慢消退。
3.畸形:骨折断端移位后,会使肢体原本的形态发生改变,出现畸形。比如骨折处可能会出现成角、缩短、旋转等不同类型的畸形,从外观上就能明显看出肢体与正常状态不同,这是骨折较为直观的一个表现。
4.异常活动:正常情况下,肢体关节以外的部位是不能活动的,但骨折后,在非关节部位可出现不正常的活动。因为骨折破坏了骨骼的连续性和稳定性,使得原本固定的骨骼断端可以相对移动,出现异常活动现象。
在日常生活中,如果发生意外导致疑似骨折,不要随意搬动受伤部位,避免造成二次损伤。应尽快就医,让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处理。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护理和康复训练,按时复查,以确保骨折能够顺利愈合,最大程度恢复肢体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