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细血管瘤的症状有皮肤红斑、皮肤隆起、皮肤颜色改变、皮肤增厚、溃疡等。
1. 皮肤红斑:这是较为常见的症状,通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,表现为大小不等红色斑块,边界可能清晰也可能模糊,颜色多为淡红色至鲜红色,可出现在身体任何部位,但以头面部较为常见。
2. 皮肤隆起:随着病情发展,部分毛细血管瘤会逐渐隆起于皮肤表面,形成柔软的肿块,质地较软,按压时可稍褪色,松开后又恢复原状。
3. 皮肤颜色改变:除了红色,有些毛细血管瘤还可能呈现出紫色、蓝色等不同颜色,这与瘤体内部的血管情况有关。
4. 皮肤增厚:瘤体部位的皮肤可能会逐渐增厚,表面可能变得粗糙不平,与周围正常皮肤有明显差异。
5. 溃疡:少数情况下,毛细血管瘤可能发生溃疡,表现为皮肤破损、糜烂,容易出血且愈合缓慢,这种情况相对较为严重,需要及时处理。
患上毛细血管瘤后,日常要注意避免瘤体受到摩擦、挤压等外力刺激,防止破溃出血引发感染。同时,要密切观察瘤体的变化,如大小、颜色、形状等。如果发现异常,应及时就医,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检查和治疗,切不可自行随意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