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眼底病的临床表现有视网膜微血管瘤、硬性渗出、棉绒斑、视网膜内出血、新生血管等。
1. 视网膜微血管瘤: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早出现的体征,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小红点,大小相对一致,多位于视网膜内核层,是由于局部视网膜缺血,导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释放,刺激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、出芽,形成微血管瘤。
2. 硬性渗出:呈边界清晰的黄白色小点或斑块,是血浆内脂质或脂蛋白从视网膜血管内渗出,沉积在视网膜内形成的。常位于后极部,围绕黄斑呈星芒状或扇形分布。
3. 棉绒斑:为边界不清的灰白色斑,是由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局限性缺血梗死,轴浆运输阻断,神经纤维肿胀断裂形成。
4. 视网膜内出血:可表现为点状、片状或火焰状出血,是由于视网膜血管壁受损,血液渗出到视网膜组织内所致。不同形态的出血反映了出血部位的不同。
5. 新生血管:是在视网膜缺血缺氧的情况下,产生血管生长因子,刺激视网膜或视盘表面生长出的异常血管。新生血管很脆弱,容易破裂出血,导致严重的视力障碍。
糖尿病患者日常要严格控制血糖、血压、血脂,定期进行眼底检查,以便早期发现眼底病变并及时治疗。一旦确诊糖尿病眼底病,需积极配合医生,按照医嘱进行规范治疗,尽可能延缓病情进展,保护视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