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伤口化脓可通过清洁消毒、引流排脓、使用抗生素、加强营养、定期换药等治疗。
1. 清洁消毒:使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,去除脓性分泌物与异物,降低感染风险。之后用碘伏等消毒剂对伤口及周围皮肤消毒,从伤口中心向外环形消毒,消毒范围适当扩大,确保消毒彻底。
2. 引流排脓:若伤口化脓形成脓肿,需切开引流。在局部麻醉下,于脓肿波动感最明显处切开,使脓液充分流出,放置引流条,利于持续引流,促进伤口愈合。
3. 使用抗生素:根据伤口情况及感染程度,口服或静脉使用抗生素。轻度感染可口服阿莫西林等,严重感染需静脉输注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,抑制杀灭细菌。
4. 加强营养:摄入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,如鸡蛋、牛奶、新鲜蔬果等,为伤口愈合提供所需营养,增强机体抵抗力。
5. 定期换药:根据伤口情况确定换药频率,一般初期每天换药,观察伤口变化,及时清理分泌物,更换引流条,后期可适当延长换药间隔时间。
伤口化脓治疗期间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,避免沾水与二次损伤。饮食上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,戒烟戒酒。同时,严格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,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,促进伤口早日愈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