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湿疹的临床表现多样,涵盖皮肤瘙痒、红斑、脱屑、苔藓样变、色素沉着等。
1. 皮肤瘙痒:这是慢性湿疹极为突出的症状,瘙痒感往往较为剧烈且持续存在,在夜间或情绪波动、受热等情况下会明显加重,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与日常生活,使患者忍不住搔抓,进而可能导致皮肤破损、继发感染等问题。
2. 红斑:慢性湿疹引发的红斑通常颜色相对暗沉,边界可能不太清晰,可呈片状或散在分布于皮肤表面,红斑的大小和形态各异,长期存在且不易消退。
3. 脱屑:患病部位的皮肤会出现脱屑现象,鳞屑大小不一,较为细碎,这是由于皮肤角质层代谢异常,水分流失,表皮细胞更新加快所致。
4. 苔藓样变:随着病情进展,皮肤会逐渐出现苔藓样改变,表现为皮肤增厚、粗糙,纹理加深,形似苔藓,这是长期搔抓和摩擦导致皮肤角质层增生、棘层肥厚的结果。
5. 色素沉着:慢性湿疹长期发作后,局部皮肤常出现色素沉着,颜色加深,呈褐色或深褐色,这是炎症刺激引起黑色素细胞功能活跃,黑色素合成增加并沉积在皮肤内造成的。
慢性湿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皮肤保湿,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,如肥皂、洗洁精等,选择温和的护肤品。同时,要尽量克制搔抓行为,防止病情加重。饮食上,避免食用辛辣、海鲜等易致敏食物。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,务必及时就医,严格遵医嘱用药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