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生长痛的症状有下肢疼痛、肌肉疼痛、夜间加重、疼痛部位不固定、活动不受限等。
1. 下肢疼痛:生长痛最常见的部位就是下肢,尤其是膝关节周围、小腿前侧等,因为孩子生长发育期间,下肢骨骼生长速度较快,周围的肌肉、肌腱等组织生长相对缓慢,从而引发疼痛。
2. 肌肉疼痛:生长痛主要累及肌肉,而非关节,疼痛通常为酸痛、胀痛,不会有关节红肿、发热等炎症表现。
3. 夜间加重:生长痛常常在晚上发作,白天活动时症状可能减轻或消失。因为夜晚孩子注意力相对集中,对疼痛更为敏感,且白天活动时身体分泌的内啡肽等物质能一定程度缓解疼痛。
4. 疼痛部位不固定:孩子生长痛的疼痛部位可能今天在左腿,明天在右腿,或者在不同的肌肉群间转换,不会局限于某一个特定部位。
5. 活动不受限:尽管孩子会感到疼痛,但生长痛不会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,孩子依然可以正常跑跳、行走等,这与因疾病导致的关节活动障碍有明显区别。
孩子出现生长痛时,家长不用过于担心。日常要注意让孩子多休息,避免过度运动,适量补充钙和维生素D,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,如牛奶、鸡蛋等。如果疼痛较为严重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,如发热、关节肿胀等,应及时就医,遵医嘱进行检查和治疗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