肉毒素的作用机理包括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释放、抑制乙酰胆碱囊泡与突触前膜融合、减少神经递质的合成与转运、调节细胞内信号通路、影响肌肉基因表达等。
1. 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释放:肉毒素经内化作用进入神经末梢后,能够特异性地切割与乙酰胆碱释放相关的蛋白质,从而阻碍乙酰胆碱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,使神经冲动无法正常传递到肌肉,肌肉因得不到收缩信号而松弛。
2. 抑制乙酰胆碱囊泡与突触前膜融合:肉毒素作用于神经末梢,干扰了囊泡与突触前膜融合所需的蛋白复合物的正常功能,使得乙酰胆碱囊泡不能顺利与突触前膜结合并释放乙酰胆碱,进而影响肌肉收缩。
3. 减少神经递质的合成与转运:肉毒素还可对神经递质的合成和转运过程产生影响,降低乙酰胆碱的合成量以及在神经末梢的转运效率,从源头减少可释放的乙酰胆碱数量,最终实现对肌肉活动的调控。
4. 调节细胞内信号通路:肉毒素进入细胞后,能够通过影响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分子和通路,改变细胞的生理活动,间接影响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功能,对肌肉的状态进行调整。
5. 影响肌肉基因表达:肉毒素作用于肌肉细胞后,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与肌肉收缩、生长等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,从基因层面改变肌肉的特性和功能,达到放松肌肉等效果。
在使用肉毒素时,务必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有资质的医生进行操作。因为肉毒素的剂量、注射部位等都需要精准把控,稍有不慎可能引发不良反应。同时,术后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做好护理,密切关注身体反应,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