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乙型肝炎的危害包括肝功能损害、肝纤维化、肝硬化、肝癌、肝外表现等。
1. 肝功能损害:乙肝病毒持续在体内复制,会对肝细胞造成破坏,导致转氨酶、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异常,引发乏力、食欲减退、黄疸等症状,影响肝脏正常代谢、解毒等功能。
2. 肝纤维化:长期的炎症刺激会促使肝脏内纤维组织增生,正常肝组织结构被破坏,逐渐形成肝纤维化,若不加以控制,会不断进展。
3. 肝硬化: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,肝脏正常结构被假小叶替代,肝脏变硬变形,出现门静脉高压、脾大、腹水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存期。
4. 肝癌:慢性乙型肝炎是肝癌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,乙肝病毒整合到肝细胞基因组中,引发基因突变,长期作用下增加患肝癌的风险。
5. 肝外表现:乙肝病毒还可能累及其他器官,引发肝外表现,如乙肝相关性肾炎,出现蛋白尿、血尿等症状,影响肾脏功能。
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日常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,保证充足睡眠,避免熬夜与过度劳累,饮食上均衡营养,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。同时,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,规范进行抗病毒等治疗,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,控制疾病进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