脱肛息肉的症状有肿物脱出、便血、肛门瘙痒、排便习惯改变、腹痛等。
1. 肿物脱出:初期排便时直肠黏膜会脱出,便后可自行回纳。随着病情发展,肿物脱出频繁且体积增大,需用手推回甚至无法回纳,长期脱出还会导致局部组织增厚、水肿。
2. 便血:通常为少量鲜血,附着在粪便表面,颜色鲜红,一般不会出现大量出血情况,便血可能间歇性出现,容易被忽视。
3. 肛门瘙痒:由于脱出的肿物刺激肛门周围皮肤,导致分泌物增多,这些分泌物长期刺激肛周皮肤,会引起瘙痒不适,严重时可出现皮肤湿疹等病变。
4. 排便习惯改变:可能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的情况,还可能有排便不尽感,总感觉排便不顺畅,频繁有便意。
5. 腹痛:当息肉较大或发生炎症、扭转等情况时,可能会引起腹痛,疼痛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,可为隐痛、胀痛或绞痛等。
出现上述症状时,应及时就医检查诊断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,避免久坐、久站,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。若确诊为脱肛息肉,需积极配合医生治疗,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护理和康复,定期复查,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