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胆管结石的危害包括胆管梗阻、胆管炎、肝脓肿、胆汁性肝硬化、胆管癌等。
1. 胆管梗阻:肝胆管结石可阻塞胆管,导致胆汁排泄不畅,引起梗阻上方胆管扩张,胆汁淤积,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,如腹痛、黄疸等,严重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和身体健康。
2. 胆管炎:结石梗阻胆管后,胆汁引流不畅,细菌容易滋生繁殖,引发胆管炎。患者可出现发热、寒战、腹痛等症状,若不及时治疗,炎症可能进一步扩散,导致严重的感染性休克,危及生命。
3. 肝脓肿:胆管炎若未得到有效控制,炎症可蔓延至肝脏实质,形成肝脓肿。肝脓肿会破坏肝脏组织,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,患者会出现高热、肝区疼痛等症状,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肝功能衰竭。
4. 胆汁性肝硬化:长期的胆管梗阻和胆汁淤积,会对肝脏细胞造成持续损害,导致肝脏纤维组织增生,逐渐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。肝硬化会严重影响肝脏的代谢、合成等功能,引发多种并发症。
5. 胆管癌:长期存在的肝胆管结石,由于结石对胆管壁的反复刺激,可诱发胆管黏膜上皮细胞发生癌变,增加胆管癌的发病风险。胆管癌恶性程度高,预后较差。
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均衡饮食,避免高脂肪、高胆固醇食物的过量摄入,适当运动,定期体检。若发现患有肝胆管结石,应及时就医,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,防止病情进展引发严重危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