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休息、饮食调整、药物治疗、血压监测、适时终止妊娠等。
1. 休息: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需保证充足的休息,每日休息不少于10小时,采取左侧卧位。左侧卧位可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,增加回心血量,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液灌注,从而有助于稳定血压,减少对胎儿的不良影响,对妊娠期高血压病情的控制有积极作用。
2. 饮食调整:应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热量摄入,不限盐和液体,但对于全身水肿者应适当限制盐的摄入。足够的营养摄入能维持孕妇和胎儿的正常生理需求,避免因营养缺乏导致病情加重,合理的盐摄入控制可防止水钠潴留进一步升高血压,有利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病情稳定。
3. 药物治疗:遵医嘱使用拉贝洛尔片,它能通过阻断α、β受体,降低外周血管阻力,从而降低血压;硝苯地平缓释胶囊,可抑制钙离子内流,松弛血管平滑肌,扩张外周血管,达到降压效果;甲基多巴片,通过激动中枢α受体,减少外周交感神经冲动,降低血压。这些药物能有效控制血压,减少高血压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。
4. 血压监测: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,包括家庭自测血压和定期到医院测量。及时准确地了解血压波动情况,能让医生根据血压数值调整治疗方案,确保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,保障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和胎儿的安全。
5. 适时终止妊娠:对于病情严重、经积极治疗仍无改善,或孕周已达37周及以上、胎儿已成熟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,需适时终止妊娠。因为持续的高血压状态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严重威胁,适时终止妊娠可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,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。
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,避免情绪大幅波动。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产检,严格执行各项治疗措施。注意观察自身症状,如出现头痛、眼花、胸闷等不适,应及时就医,确保孕期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