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钙拮抗剂的副作用包括外周水肿、面部潮红、心跳加快、牙龈增生、肝功能损害等。
1. 外周水肿:钙拮抗剂会使血管扩张,导致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,进而引发外周水肿,多表现为下肢脚踝部的水肿,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可能更为明显。
2. 面部潮红:药物促使面部血管扩张,血流增加,从而引起面部发红发热的现象,一般在用药初期较容易出现。
3. 心跳加快:钙拮抗剂可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,导致心跳速度加快,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心悸不适的感觉。
4. 牙龈增生:长期使用钙拮抗剂可能会影响牙龈组织的代谢,导致牙龈细胞增生,出现牙龈肿胀、疼痛等情况。
5. 肝功能损害:虽然相对少见,但部分患者在使用钙拮抗剂后可能出现肝功能指标异常,如转氨酶升高等,影响肝脏正常功能。
使用钙拮抗剂时,要多关注身体反应。日常需留意是否出现上述副作用,若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。同时,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,不要自行增减剂量。定期进行体检,监测肝功能、心率等指标,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治疗方案,确保用药安全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