靶向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皮疹、腹泻、肝功能损害、蛋白尿、高血压等。
1. 皮疹:常表现为痤疮样皮疹,多发生于头面部、颈部及胸背部等皮脂腺丰富部位。初期可能为散在的小红丘疹,严重时可融合成片,伴有瘙痒,影响患者生活质量,部分患者因瘙痒搔抓还可能导致皮肤破损继发感染。
2. 腹泻:程度轻重不一,轻度可能每天排便3 - 5次,呈稀便;严重时每天可达10次以上,甚至出现水样便,可导致患者脱水、电解质紊乱,影响营养物质吸收,进而影响患者身体状态和治疗进程。
3. 肝功能损害:可出现转氨酶升高,如谷丙转氨酶、谷草转氨酶数值超出正常范围。严重时胆红素也会升高,患者可能出现黄疸,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,还可能伴有乏力、食欲减退等症状,影响肝脏正常代谢和解毒功能。
4. 蛋白尿: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,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,随着病情进展,大量蛋白尿可导致低蛋白血症,患者出现水肿,从眼睑、下肢逐渐蔓延至全身,还可能影响肾功能,长期可发展为肾衰竭。
5. 高血压:血压升高,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、头晕等不适症状,血压控制不佳时,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,如引发脑出血、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,影响患者预后。
靶向治疗期间,患者需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,保持规律作息与健康饮食。若出现不良反应,应及时告知医生,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相应处理,切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,以便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情况,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