胎盘低可能引发孕期出血、早产、产后出血、植入性胎盘、胎儿窘迫等危害。
1. 孕期出血:胎盘位置低,其下缘接近或达到宫颈内口,在孕期随着子宫下段的形成和伸展,胎盘与子宫壁之间容易发生错位、剥离,从而导致阴道出血,出血时间和出血量不定,严重时可危及孕妇和胎儿生命。
2. 早产:因胎盘低置导致的反复出血,会刺激子宫收缩,增加早产的风险。早产的胎儿各器官发育可能不完善,出生后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、颅内出血等多种并发症,影响其生存质量和健康。
3. 产后出血:分娩时,胎盘低置部位的子宫肌层收缩能力较差,胎盘娩出后,子宫难以有效收缩止血,进而引发产后出血,若处理不及时,可导致产妇失血性休克,甚至死亡。
4. 植入性胎盘:胎盘低置时,胎盘绒毛容易侵入子宫肌层,形成植入性胎盘。这种情况会使胎盘在分娩后难以完整剥离,导致严重的产后出血,有时甚至需要切除子宫来挽救产妇生命。
5. 胎儿窘迫:胎盘低置引起的出血,会影响胎盘的血液灌注,导致胎儿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,从而出现胎儿窘迫,表现为胎动异常、胎心改变等,严重时可造成胎儿宫内死亡。
胎盘低的孕妇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休息,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,严禁性生活。同时,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产检,密切观察胎盘位置变化以及自身和胎儿的情况,一旦出现异常出血等情况,应立即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