膀胱脱垂和前壁膨出在发病原因、临床表现、治疗方式、预后情况等方面存在不同 。
1. 发病原因:膀胱脱垂主要因盆底肌肉、筋膜及韧带松弛或损伤,使膀胱失去正常支撑而脱出;前壁膨出多由于分娩损伤、长期腹压增加等,导致阴道前壁支持组织薄弱,膀胱及尿道随阴道前壁向下膨出 。
2. 临床表现:膀胱脱垂时,患者可自觉有肿物自阴道口脱出,伴有排尿困难、尿不尽等症状;前壁膨出轻者多无明显症状,重者有阴道坠胀感,站立过久或劳累后症状明显,也可能出现排尿困难、压力性尿失禁等 。
3. 治疗方式:膀胱脱垂根据脱垂程度,轻者可采用盆底肌锻炼、子宫托等保守治疗,重者需手术修复;前壁膨出症状轻者以盆底康复治疗为主,严重者则需手术治疗 。
4. 预后情况:膀胱脱垂若治疗及时得当,多数患者可恢复正常排尿功能,但有复发可能;前壁膨出经规范治疗,症状多能改善,不过若不注意预防,也可能复发 。
日常要注意避免重体力劳动、长期站立或下蹲,积极治疗慢性咳嗽、便秘等增加腹压的疾病。产后女性应做好盆底康复训练。出现相关症状时,需及时就医,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和康复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