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身免疫性胃炎的诊断依据有胃镜检查、血清学检查、组织病理学检查、自身抗体检测、维生素B12吸收试验等。
1. 胃镜检查:通过胃镜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形态、色泽等变化,自身免疫性胃炎常表现为胃体黏膜萎缩,色泽变淡,皱襞变细平坦,黏膜变薄,有时可见黏膜血管纹。
2. 血清学检查: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、胃泌素等指标。胃蛋白酶原Ⅰ、胃蛋白酶原Ⅰ/Ⅱ比值降低,血清胃泌素水平升高,提示胃体黏膜萎缩,对自身免疫性胃炎诊断有重要意义。
3. 组织病理学检查:取胃黏膜组织进行病理切片,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,可见胃体部黏膜萎缩,主细胞、壁细胞减少或消失,伴有淋巴细胞、浆细胞浸润等特征性改变。
4. 自身抗体检测:检测血液中抗壁细胞抗体、抗内因子抗体等自身抗体,若这些抗体呈阳性,有助于自身免疫性胃炎的诊断,且与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关。
5. 维生素B12吸收试验:自身免疫性胃炎可因内因子缺乏影响维生素B12吸收,通过该试验可了解维生素B12吸收情况,辅助诊断疾病。
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日常要注意饮食规律,避免食用辛辣、刺激性食物,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。同时,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,定期复查胃镜、血清学等相关指标,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,调整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