脊柱骨折的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、体位护理、疼痛护理、并发症预防、康复指导等。
1. 病情观察:密切监测生命体征,尤其是呼吸变化,因脊柱骨折可能影响呼吸功能。同时观察患者肢体感觉、运动情况,判断神经损伤有无加重或改善,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告知医生处理。
2. 体位护理:保持正确体位,如仰卧位时在受伤部位垫薄枕,维持脊柱生理曲度;翻身时需轴线翻身,即头、颈、肩、腰、髋保持在同一平面,防止脊柱扭曲加重损伤。
3. 疼痛护理:评估疼痛程度、性质等,可通过与患者交流分散注意力,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,并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。
4. 并发症预防:预防压疮,定时为患者翻身、按摩受压部位;预防肺部感染,鼓励患者深呼吸、有效咳嗽咳痰;预防泌尿系统感染,做好会阴部护理,鼓励患者多饮水。
5. 康复指导:在医生指导下,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制定康复计划,早期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,后期逐渐增加活动量,促进功能恢复。
脊柱骨折患者护理期间,要注重日常生活细节。保持病房环境舒适整洁,保证充足睡眠利于恢复。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及钙的食物,增强机体抵抗力。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康复计划进行锻炼,不可操之过急,定期复查,以便医生了解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