崩漏的原因有脾虚、肾虚、血热、血瘀、情志失调等。
1. 脾虚:素体脾虚,或饮食不节、劳倦过度损伤脾气,脾气虚弱,统摄无权,冲任不固,不能制约经血,故而导致崩漏。
2. 肾虚:先天肾气不足,或少女肾气未盛,天癸未充,或房劳多产、久病大病耗伤肾气,肾气虚则封藏失司,冲任不固,不能制约经血,发为崩漏;肾阴虚,虚火动血,迫血妄行,也可致崩漏;肾阳虚,命门火衰,冲任不固,虚寒失守,也会引发崩漏。
3. 血热:素体阳盛血热,或过食辛辣助阳之品,或肝郁化火,热伤冲任,迫血妄行,遂成崩漏。
4. 血瘀:经期产后,余血未尽,又感受寒、热、湿邪,与血相搏成瘀,或情志内伤,气滞血瘀,瘀阻冲任,血不循经,非时而下,发为崩漏。
5. 情志失调:长期精神抑郁、焦虑、紧张等不良情志,影响人体气机,导致气血运行失常,冲任失调,从而引发崩漏。
日常要注意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,合理饮食,避免过食辛辣、生冷等刺激性食物。注意调节情绪,保持心情舒畅。出现崩漏症状时,应及时就医,严格遵医嘱进行检查和治疗,不可自行随意用药,以免延误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