浆性恶露通常含有较多浆液、少量血液、坏死蜕膜组织、宫颈黏液、细菌等。
1. 较多浆液:浆性恶露中浆液成分占比较大,使得恶露呈现出相对稀薄的质地,颜色多为淡红色,这是由于浆液的存在稀释了血液成分,使其外观不像血性恶露那般颜色鲜红且浓稠。
2. 少量血液:其中包含少量血液,所以浆性恶露仍带有一定的血色,但相较于血性恶露,血液含量明显减少,这也是其颜色较淡的原因之一。
3. 坏死蜕膜组织:产后子宫内的蜕膜组织会逐渐坏死、脱落,这些坏死蜕膜组织成为浆性恶露的组成部分,随着恶露排出体外。
4. 宫颈黏液:宫颈在产后会分泌黏液,这些黏液混合在恶露中,有助于恶露的排出,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恶露的性状。
5. 细菌:由于产后女性生殖系统处于相对开放状态,外界细菌容易侵入,因此浆性恶露中也会存在一定量的细菌。
在产后恢复期间,要密切关注恶露的变化情况,包括颜色、气味、量等。保持外阴清洁,勤换卫生巾和内裤,避免感染。若发现恶露出现异常,如颜色突然加深、量增多、有异味等,应及时就医,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检查和处理,以确保产后身体能够顺利恢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