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功能偏高可能引发代谢异常、肝损伤加重、黄疸、凝血功能障碍、肝昏迷等危害。
1. 代谢异常:肝脏是人体重要代谢器官,肝功能偏高时,对糖、脂肪、蛋白质等物质代谢会受影响。糖代谢紊乱可致血糖不稳定,脂肪代谢异常易引发高血脂,蛋白质代谢问题会影响身体正常运转及修复。
2. 肝损伤加重:持续肝功能偏高意味着肝脏细胞不断受损,若未及时干预,损伤程度会逐渐加深,从轻微炎症发展到肝纤维化,甚至肝硬化,严重威胁肝脏健康。
3. 黄疸:肝功能异常影响胆红素代谢,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,进而出现黄疸症状,表现为皮肤、巩膜发黄,尿液颜色加深等,不仅影响外观,还反映肝脏病变严重程度。
4. 凝血功能障碍:肝脏参与多种凝血因子合成,肝功能偏高时,凝血因子合成减少,身体凝血功能下降,受伤后易出血不止,增加出血性疾病风险。
5. 肝昏迷:严重肝功能偏高会使肝脏解毒功能大幅下降,体内毒素堆积,影响神经系统,引发肝昏迷,这是肝功能严重受损的表现,危及生命。
发现肝功能偏高后,要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,让肝脏有足够时间自我修复。饮食上,遵循清淡、均衡原则,多摄入蔬菜、水果,减少油腻、辛辣食物。同时,严格戒酒,避免服用可能损伤肝脏的药物。务必定期复查,积极配合医生治疗,以便及时控制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