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出生的婴儿脑瘫常表现为喂养困难、异常哭闹、身体发软或发硬、姿势异常、反射异常等。
1. 喂养困难:吸吮及吞咽不协调,容易出现呛奶、吐奶现象,进食缓慢,难以完成正常的喂养过程,体重增长可能也会受到影响。
2. 异常哭闹:哭声微弱、持续哭闹或哭声尖锐,与正常婴儿的哭声存在明显差异,安抚较为困难,且哭闹的时间、频率等都可能不规律。
3. 身体发软或发硬:身体发软表现为肌肉松弛,四肢活动少且无力,抱起来时感觉像没有力气支撑身体;身体发硬则是肌肉紧张度增高,肢体活动时感觉有明显阻力,活动范围受限。
4. 姿势异常:常出现不对称姿势,如头偏向一侧,四肢姿势不协调,仰卧位时可能双下肢过度伸直,或一侧肢体活动明显少于另一侧。
5. 反射异常:原始反射如握持反射、拥抱反射等可能出现减弱、增强或持续不消失的情况,一些正常情况下该出现的反射也可能延迟出现。
日常生活中,家长要密切关注婴儿的各项表现,定期带婴儿进行体检。若发现婴儿有上述异常表现,应及时就医诊断。一旦确诊为脑瘫,需积极配合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,进行康复训练等干预措施,尽可能改善婴儿的预后情况,提高生活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