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衰竭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症状、实验室检查、影像学检查等。
1. 临床症状:出现极度乏力,严重消化道症状如频繁恶心、呕吐、腹胀等,黄疸迅速加深,皮肤和巩膜明显黄染,还可伴有肝臭、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瘀斑、牙龈出血等,以及精神神经症状如性格改变、行为异常、嗜睡甚至昏迷等肝性脑病表现。
2. 实验室检查:血清胆红素显著升高,常超过171μmol/L ,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,一般低于40%,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,胆碱酯酶活性降低,血氨可升高,同时可伴有电解质紊乱如低钾、低钠等情况。
3. 影像学检查:肝脏超声或CT等检查可发现肝脏体积缩小,肝脏实质回声或密度改变等表现,提示肝脏存在严重病变。
肝衰竭病情危急,一旦怀疑应及时就医。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生安排,按时服药、定期复查各项指标。日常要注意休息,避免劳累,保证充足睡眠,饮食上选择清淡、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,避免食用粗糙、坚硬食物以防消化道出血,保持良好心态,积极配合治疗以争取更好预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