脂肪填充恢复过程涉及肿胀、疼痛、淤血、脂肪吸收、外形稳定等。
1. 肿胀:术后初期,填充部位会出现明显肿胀,这是由于手术创伤引发的机体正常反应。肿胀程度因填充部位、填充量不同而有差异,一般面部填充肿胀相对明显,可能持续数天至一周左右,期间需耐心等待肿胀自然消退。
2. 疼痛:术后短时间内会有一定疼痛,多在可忍受范围内。疼痛程度因人而异,通常在术后2 - 3天较为明显,之后逐渐减轻。若疼痛剧烈或持续不缓解,需及时就医排查异常。
3. 淤血:部分人填充部位周围会出现淤血现象,这是手术中局部血管损伤导致血液渗出所致。淤血一般在术后几天内出现,颜色从鲜红逐渐变为青紫、淡黄,约1 - 2周可完全吸收。
4. 脂肪吸收:脂肪填充后,部分脂肪会被身体吸收,这是正常生理过程。吸收比例和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,如个人体质、填充部位血运等。一般在术后1 - 3个月内脂肪吸收较为明显,之后吸收速度逐渐减缓。
5. 外形稳定:随着时间推移,未被吸收的脂肪逐渐与周围组织建立血运,存活下来,填充部位外形也逐渐稳定。通常在术后3 - 6个月左右,脂肪填充效果基本定型,可看到较为自然、持久的填充效果。
脂肪填充恢复期间要保持填充部位清洁干燥,避免外力挤压和碰撞。饮食上,避免食用辛辣、刺激性食物,戒烟戒酒,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,促进恢复。同时,严格按照医生嘱咐定期复查,以便及时了解恢复情况,若出现异常及时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