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炎与湿疹在病因、临床表现、病理特征、治疗方法上存在不同。
1. 病因:皮炎的病因相对较为明确,常与接触外界物质有关,如接触刺激性化学物质、某些植物等引发过敏反应。而湿疹的病因则更为复杂,是多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,包括遗传因素、免疫异常、环境因素、精神因素等,难以确切找到单一病因。
2. 临床表现:皮炎多局限于接触部位,边界相对清晰,形态较单一,急性皮炎常表现为红斑、水肿、水疱等,慢性期可出现皮肤增厚、苔藓样变。湿疹皮疹多呈多形性,可同时出现红斑、丘疹、水疱、糜烂、渗出等,边界一般不清晰,且容易反复发作,瘙痒剧烈。
3. 病理特征:皮炎病理改变相对较有针对性,主要表现为接触部位皮肤的炎症反应,细胞浸润类型与接触物质有关。湿疹病理变化更为多样化,表皮细胞内及细胞间水肿,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、充血,有淋巴细胞、嗜酸性粒细胞等浸润。
4. 治疗方法:皮炎治疗首先要去除病因,避免再次接触致敏物质,根据病情轻重选择外用药物或配合口服药物,如糖皮质激素、抗组胺药等。湿疹治疗则强调个体化,除了避免诱发因素,还需根据不同时期选择合适剂型药物,如急性期有渗出时用湿敷,慢性期用软膏等,同时可结合物理治疗。
日常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,避免过度搔抓、烫洗皮肤,选择温和的护肤品和衣物材质。饮食上尽量避免食用辛辣、刺激性食物以及易致敏食物。若患有皮炎或湿疹,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和护理,定期复诊,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