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闭针的副作用包括局部疼痛、感染、骨质疏松、血糖升高、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等。
1. 局部疼痛:注射封闭针后,部分人在注射部位会出现疼痛加剧的情况,这可能是药物刺激局部组织或注射操作引起的,一般在数天内可逐渐缓解。
2. 感染:若注射过程中未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,细菌等病原体可能侵入注射部位,引发局部感染,出现红肿、发热、疼痛等症状,严重时可能影响肢体活动。
3. 骨质疏松:长期或频繁使用封闭针,其中的糖皮质激素可能抑制成骨细胞活性,减少骨量生成,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,导致骨骼强度下降,易发生骨折。
4. 血糖升高:糖皮质激素会影响体内糖代谢,促使血糖升高。对于本身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,可能导致血糖波动较大,不利于病情稳定。
5. 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:长期大量应用封闭针中的糖皮质激素,会反馈性抑制下丘脑 - 垂体 - 肾上腺轴,使肾上腺皮质功能受到抑制,影响体内激素的正常分泌和调节。
使用封闭针时,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。医生会根据病情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用药剂量,患者也应积极配合治疗,治疗后注意观察身体反应,若出现异常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