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牙可能存在出血、感染、疼痛、损伤神经、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等危害。
1. 出血:拔牙后创口会有少量渗血,通常会在短时间内自行停止。但如果患者本身凝血功能异常,或者拔牙过程中损伤较大血管,可能导致出血不止,严重时甚至需要再次缝合止血或输血治疗。
2. 感染:口腔环境本就存在多种细菌,拔牙创口若护理不当,细菌容易侵入引发感染。表现为创口红肿、疼痛加剧、有脓性分泌物等,严重的感染还可能扩散至周围组织,引起颌面部蜂窝织炎等并发症。
3. 疼痛:拔牙后创口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,一般在可忍受范围内,且会随着时间逐渐减轻。但如果创伤较大,或者发生干槽症等并发症,疼痛会较为剧烈且持续时间长,影响日常生活和进食。
4. 损伤神经:在拔除某些牙齿,如下颌智齿时,有可能损伤下牙槽神经。神经损伤后,相应区域可能出现麻木、感觉异常等症状,部分患者的神经功能可在数月内逐渐恢复,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能会遗留永久性神经损伤。
5. 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:拔牙过程中,长时间张口或操作不当,可能会对颞下颌关节造成一定影响,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。患者会出现关节区疼痛、弹响、张口受限等症状,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。
拔牙后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,避免剧烈运动,饮食以清淡、易消化为主。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药物、复诊,若出现异常情况,如出血不止、疼痛加剧等,应及时就医,以便尽早处理问题,降低拔牙带来的不良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