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髓炎的症状有发热、局部疼痛、红肿、活动受限、窦道形成等。
1. 发热:骨髓炎多由细菌感染引发,细菌在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,刺激机体免疫系统,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,进而出现发热症状,体温可高达38℃甚至更高,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寒战。
2. 局部疼痛:炎症侵袭骨髓及周围组织,致使局部压力升高,刺激神经末梢,引发疼痛。疼痛通常较为剧烈,且持续存在,在活动或触碰病变部位时疼痛会加剧。
3. 红肿:炎症促使局部血管扩张,血液渗出,进而引起局部红肿。随着病情发展,红肿范围可能逐渐扩大,皮肤温度也会升高。
4. 活动受限:由于疼痛以及炎症对骨骼和关节的破坏,患者患病部位的活动会受到明显限制。比如肢体无法正常屈伸、负重等,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行动。
5. 窦道形成:若骨髓炎病情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,炎症会破坏骨质并形成脓肿,脓肿破溃后会在皮肤表面形成窦道,可流出脓性分泌物,且经久不愈。
骨髓炎患者日常要多休息,避免劳累,减少病变部位的压力和损伤。保持病变部位清洁,防止感染加重。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,增强机体抵抗力。同时,务必严格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,按时服药、定期复查,以便及时调整治疗策略,促进病情康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