碘造影剂对肾脏的危害包括造影剂肾病、急性肾损伤、肾小管损伤、肾血流动力学改变、过敏反应等。
1. 造影剂肾病:使用碘造影剂后,部分患者肾脏排泄造影剂负担加重,可引发造影剂肾病,导致肾功能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,血肌酐水平升高,严重影响肾脏正常代谢和排泄功能。
2. 急性肾损伤:高剂量或不恰当使用碘造影剂,可能直接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,引发急性肾损伤,使肾脏滤过功能受损,体内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,出现少尿、无尿等症状。
3. 肾小管损伤:碘造影剂可对肾小管造成直接毒性作用,破坏肾小管结构和功能,影响肾小管对电解质和水分的重吸收,导致水、电解质紊乱。
4. 肾血流动力学改变:注射碘造影剂后,会引起肾脏血管收缩,肾血流量减少,肾小球滤过率降低,影响肾脏正常灌注和滤过功能,长期可致肾脏慢性损伤。
5. 过敏反应:少数患者对碘造影剂过敏,过敏反应不仅累及皮肤、呼吸道等,也会影响肾脏,导致肾脏血管通透性增加,引发肾脏组织水肿,损害肾功能。
使用碘造影剂前后,需密切关注肾功能变化。检查前应告知医生自身病史、过敏史等,医生会评估是否适合使用及选择合适造影剂。检查后要多喝水,促进造影剂排出。若出现不适症状,应及时就医,遵循医生建议进行处理,以降低对肾脏的危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