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期憋尿对身体危害诸多,包括泌尿系统感染、膀胱功能受损、肾脏损伤、增加结石风险、引发心脑血管问题等。
1. 泌尿系统感染:长期憋尿使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过长,为细菌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,细菌大量繁殖容易引发膀胱炎、尿道炎等泌尿系统感染疾病,出现尿频、尿急、尿痛等症状。
2. 膀胱功能受损:憋尿会使膀胱长期处于过度充盈状态,膀胱壁肌肉拉伸过度,弹性逐渐下降,导致膀胱收缩功能减弱,影响正常排尿,甚至可能出现尿潴留。
3. 肾脏损伤:憋尿时膀胱内压力升高,尿液可能会逆流至输尿管和肾脏,引起肾盂积水,长期如此会损害肾脏功能,严重时可导致肾衰竭。
4. 增加结石风险:尿液中含有钙、草酸等物质,憋尿导致尿液浓缩,这些物质浓度升高,容易结晶析出,长期积累就会形成结石,如膀胱结石、肾结石等。
5. 引发心脑血管问题:憋尿后突然排尿,会使腹压迅速下降,导致回心血量减少,血压下降,容易引发头晕、心慌等症状,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,还可能诱发心绞痛、心肌梗死等严重问题。
日常生活中,应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,不要刻意憋尿。一旦有尿意,应及时去卫生间排尿。若因特殊情况偶尔憋尿后出现不适症状,应及时就医检查,遵循医生建议进行处理,以维护身体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