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量服用抗结核药物会引发肝功能损害、胃肠道反应、神经系统损伤、血液系统异常、过敏反应等危害。
1. 肝功能损害:抗结核药物大多需经肝脏代谢,超量服用会加重肝脏负担,导致肝细胞受损,引发转氨酶升高、黄疸等症状,严重时可致肝功能衰竭,危及生命。
2. 胃肠道反应:超量服用抗结核药物会强烈刺激胃肠道黏膜,引发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不适,降低患者生活质量,影响营养吸收,阻碍身体恢复。
3. 神经系统损伤:部分抗结核药物超量服用会影响神经系统,导致头痛、头晕、失眠、记忆力减退等,还可能引发周围神经炎,出现肢体麻木、感觉异常等症状。
4. 血液系统异常:超量服用抗结核药物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,导致白细胞、血小板减少,使身体抵抗力下降,增加感染风险,还可能出现贫血症状。
5. 过敏反应:超量服用抗结核药物可能引发过敏,出现皮疹、瘙痒、发热等症状,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,若不及时救治,会有生命危险。
日常服用抗结核药物务必严格遵循医嘱,切勿自行增减剂量。用药过程中若出现不适,应及时就医,以便调整治疗方案,保障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