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湿性关节炎和骨性关节炎在病因、症状、发病部位、影像学表现、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区别。
1.病因:风湿性关节炎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;骨性关节炎主要是由于关节软骨退变、磨损,以及关节周围骨质增生等导致。
2.症状:风湿性关节炎常表现为游走性、多发性大关节疼痛,可伴有红肿、热痛,还可能有发热、咽痛等前驱症状;骨性关节炎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、僵硬,活动时疼痛加剧,休息后缓解,晚期可有关节畸形。
3.发病部位:风湿性关节炎多侵犯膝、踝、肩、腕、肘等大关节;骨性关节炎好发于膝关节、髋关节、手指关节等负重关节和活动频繁关节。
4.影像学表现:风湿性关节炎早期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,后期可见关节间隙变窄;骨性关节炎X线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、软骨下骨质硬化、关节边缘骨质增生等。
5.治疗方法:风湿性关节炎以抗风湿、抗感染、免疫抑制等药物治疗为主;骨性关节炎主要是缓解疼痛、改善关节功能,常用药物、物理治疗,严重时需手术。
日常要注意关节保暖,避免过度劳累和关节损伤。出现关节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,明确诊断后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,定期复查,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