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感样症状、骨髓抑制、精神神经症状、甲状腺功能异常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是用干扰素治疗乙肝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。
1. 流感样症状:用药初期较为常见,表现为发热、寒战、头痛、肌肉酸痛等,类似流感发作。一般在注射后数小时出现,持续时间不等,随着治疗时间推移部分症状可逐渐减轻。
2. 骨髓抑制:可导致白细胞、血小板等血细胞数量减少。白细胞减少可能使机体抵抗力下降,增加感染风险;血小板减少则可能引发出血倾向,如皮肤瘀点、瘀斑等。
3. 精神神经症状:部分患者会出现抑郁、焦虑、失眠、易怒等精神症状,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,少数患者甚至可能出现自杀倾向,需密切关注精神状态。
4. 甲状腺功能异常:可能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,出现多汗、心慌、乏力、怕冷、体重变化等症状,需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。
5. 自身免疫性疾病:较为罕见,可能诱发自身免疫性肝炎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,出现相应疾病的症状,如皮肤红斑、关节疼痛等。
使用干扰素治疗乙肝期间,患者要严格遵循医嘱,按时复查各项指标,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。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,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