肘关节脱位和肱骨下端骨折可从受伤机制、临床表现、影像学检查、治疗方法等方面来区分。
1. 受伤机制:肘关节脱位多因间接暴力引起,如跌倒时手掌着地,暴力传导至肘部致关节脱位;肱骨下端骨折常因直接暴力打击,如重物撞击,或间接暴力如高处坠落等导致。
2. 临床表现:肘关节脱位时,肘部疼痛、肿胀明显,关节畸形,弹性固定于半屈曲位,肘后三角关系失常;肱骨下端骨折同样有疼痛、肿胀,可有骨擦音或骨擦感,骨折移位明显时也有畸形,但肘后三角关系多正常。
3. 影像学检查:肘关节脱位在X线片上可见关节对应关系失常,无骨折线;肱骨下端骨折X线能清晰显示骨折的部位、类型及移位情况,可发现骨折线。
4.治疗方法:肘关节脱位以手法复位为主,复位后用三角巾悬吊固定;若手法复位失败则考虑手术切开复位。肱骨下端骨折,无移位骨折可采用石膏固定;有移位骨折多需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。
在日常生活中,无论是肘关节脱位还是肱骨下端骨折,恢复期间都要遵循医生的嘱咐,定期复查。避免过早进行剧烈活动和重体力劳动,防止影响恢复或造成二次损伤。同时,可适当进行康复训练,促进功能恢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