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饮食调整、药物治疗、中医理疗、体外震波碎石、手术治疗等。
1. 饮食调整:慢性胆囊炎患者需调整饮食结构,这对疾病治疗有效是因为合理饮食可减少胆囊负担。应遵循低脂、低胆固醇、高膳食纤维原则。减少食用油炸食品、动物内脏、奶油等富含脂肪和胆固醇食物,多吃新鲜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物等。规律进食,定时定量,避免暴饮暴食,可少食多餐,这样能使胆囊规律收缩与舒张,利于胆汁排泄,防止胆汁淤积,从而缓解慢性胆囊炎症状。
2. 药物治疗:遵医嘱用药对慢性胆囊炎治疗有效,能缓解炎症、减轻疼痛。可使用消炎利胆片,其能促进胆汁分泌、减轻胆囊炎症;胆宁片,有助于疏肝利胆、清热通下;熊去氧胆酸胶囊,可降低胆汁中胆固醇饱和度,溶解胆固醇性结石,减轻胆囊负担,改善胆囊功能,缓解慢性胆囊炎不适症状。
3. 中医理疗:中医理疗对慢性胆囊炎有效,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身体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。常见有针灸,选取胆囊穴、阳陵泉、足三里等穴位,通过针刺刺激穴位,疏通经络,促进胆囊收缩和胆汁排泄。还有热敷,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于右上腹,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缓解胆囊痉挛,减轻疼痛,改善胆囊局部的气血运行,利于炎症吸收。
4. 体外震波碎石:体外震波碎石对慢性胆囊炎有效,若慢性胆囊炎伴有胆囊结石,通过高能震波聚焦于结石,将结石击碎成小块,使其能随胆汁排出体外,减少结石对胆囊壁刺激,降低胆囊炎症发作频率,缓解因结石引发的慢性胆囊炎症状,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。
5. 手术治疗:手术治疗针对病情严重、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胆囊炎患者。如胆囊切除术,切除病变胆囊可从根本上消除炎症病灶,防止胆囊炎反复发作。因为慢性胆囊炎长期存在,胆囊壁增厚、纤维化,功能受损,切除胆囊能避免胆囊持续发炎、化脓甚至穿孔等严重并发症,改善患者生活质量,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。
慢性胆囊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,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,适当进行体育锻炼,增强体质。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等检查,了解胆囊情况。严格按照医生嘱咐进行治疗和护理,若出现腹痛加重、发热、黄疸等异常情况,应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