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情况下,登革热患者不会直接传染给人。
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,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。病毒在患者体内大量繁殖,但患者本身并非传染源的直接传播者。当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登革热患者后,病毒会在蚊子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和繁殖,使蚊子具备传播病毒的能力。之后,这种感染病毒的蚊子再去叮咬其他人,就会将病毒传播给新的个体,从而导致新的感染。
也就是说,登革热的传播需要伊蚊这个中间媒介。如果没有伊蚊的参与,人与人之间正常的接触,包括交谈、共处一室等行为,都不会造成登革热病毒的传播。不过,登革热患者在发病期间,身体较为虚弱,需要得到良好的护理和照顾。
日常生活中,预防登革热要注意防蚊灭蚊。清理居住环境中的积水,因为积水是伊蚊滋生的主要场所。可定期检查花盆托盘、花瓶、水桶等容易积水的容器,及时倒掉积水。外出时,可穿着长袖长裤,使用驱蚊剂等,减少被蚊子叮咬的几率,降低感染登革热的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