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革热通常不会立刻表现出来。
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,经伊蚊叮咬传播。从病毒进入人体到出现症状,存在一段潜伏期。这期间,病毒在体内不断繁殖,刺激免疫系统,当病毒数量达到一定程度,对身体造成的损害足以引发明显症状时,才会表现出登革热相关症状。
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 3 - 14 天,多数在 5 - 8 天。在潜伏期内,感染者没有任何不适,和健康人无异。但潜伏期过后,就会进入发病期,出现高热、头痛、肌肉和关节痛、皮疹、出血倾向等症状。不同个体的潜伏期长短可能会有所差异,这受到多种因素影响,比如感染病毒的数量、个人的免疫状态等。免疫力较强的人,身体可能会较快地对病毒做出反应,潜伏期或许相对短一些;而免疫力较弱的人,病毒在体内更容易大量繁殖,潜伏期可能会长一点。
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做好防蚊灭蚊措施,定期清理家中积水,避免蚊虫滋生。前往登革热流行地区时,尽量穿着长袖长裤,使用驱蚊产品。若出现疑似登革热症状,应及时就医,并告知医生近期的旅行史等情况,以便准确诊断和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