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情况下,登革热有大面积传染的可能性。
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,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。伊蚊的活动范围较广且繁殖能力强,在适宜的环境中,如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温暖潮湿气候下,伊蚊大量滋生。当有登革热患者被伊蚊叮咬后,病毒会在伊蚊体内复制,之后伊蚊再叮咬其他人,就会将病毒传播给更多人。
人群对登革病毒普遍易感,一旦在人口密集区域出现登革热病例,由于日常活动频繁且接触密切,伊蚊在人群中穿梭叮咬,病毒很容易快速扩散。而且登革热的症状初期可能不典型,容易被忽视,患者在不知情的状态下继续活动,也增加了病毒传播的机会。
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做好防蚊灭蚊措施。清理家中花盆托盘、花瓶等积水容器,定期更换室内水生植物的水,减少伊蚊的滋生环境。外出时可穿着长袖长裤,使用驱蚊剂等。若出现发热、头痛、肌肉关节痛等疑似登革热症状,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