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革热通常一开始不会出现腹泻症状。
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,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。在疾病初期,典型表现多为高热,体温可迅速升至 39℃甚至更高,同时伴有头痛、眼眶痛、肌肉和关节疼痛等三痛症状,还可能出现皮疹、出血倾向等。因为病毒在体内大量繁殖,引发免疫系统的一系列反应,主要影响的是体温调节中枢以及全身的血管、皮肤等组织器官。
腹泻并非登革热常见的首发症状。不过,随着病情发展,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肠道症状,包括腹泻。这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,或者引发了胃肠道的炎症反应。另外,在治疗登革热过程中,使用的一些药物也可能对胃肠道产生刺激,进而引起腹泻。
日常要注意做好防蚊措施,如使用纱窗、蚊帐,外出时涂抹防蚊药水等,减少感染登革热的风险。若出现发热、疼痛等疑似登革热症状,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,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,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用药和护理。